二级学院(部): 体育工作部 执 笔 人: 陈伟辉 审 核 人: 侍勇 王军 制定 时 间: 2024年11月 修订 时 间: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二○二四年十一月 《足球选项课》课程标准
一、 课程信息 表1 课程信息表 课程名称 | 足球选项课 | 开课院部 | 全校各二级学院 | 课程代码 |
| 考核性质 | 考试 | 前导课程 | 体能引导课 | 后续课程 | 足球选项课 | 总学时 | 28 | 课程类型 | A 理论课 | 是□ | B理实一体化 | 是√ | C 实践课 | 是□ | 适用专业 | 全校各专业 | 生源类型 | 全类型 |
表2 课程标准开发团队名单1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职称/职务 | 1 | 陈伟辉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副教授 | 2 | 侍 勇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教授/体育工作部教师委员会主任 | 3 | 王军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副教授/体育教研室主任 | 4 | 成一祥 | 南京工业大学 | 亚足联C级教练员 |
注1:指参与课程标准制定的主要成员,包括校外专家 二、课程性质 足球选项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坚持立德树人,德绩并重的教育理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为根本出发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协作的思想品质,提升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建立对足球运动的浓厚兴趣,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补短板、打基础。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 足球选项课程,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愉悦身心和提高体育道德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足球基本技术、战术的教学和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能力,建立学生的足球运动爱好,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体验运动乐趣,培养学生科学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1.课程总目标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勇担高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更高质量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促进高职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形成。 聚焦“教会、勤练、常赛”推进思想观念变革,不断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培养学生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帮助广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更加注重“知识、能力、行为、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享受乐趣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增加游戏与比赛等竞争要素,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竞争与表现的乐趣,实现从激发兴趣到形成志趣、享受乐趣的层层深入。通过组织游戏、增加竞赛、丰富内容、鼓励自主等方式,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持久性,帮助学生有效锻炼、掌握技能、提高能力、体验成功,使其真正能够乐在其中。 1.2增强体质 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强化锻炼、增强学生体质,要加强“勤练”,在基本运动技能的锻炼中不断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要根据不同年龄、性别、教材、课型、场地、气候等科学安排运动强度,合理设计练习密度,针对学生素质发展敏感期合理组织学、练、赛,科学推进基本运动技能“课课练”活动。要通过高质量组织课堂教学,课内外相关联开展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锻炼等,有效增强学生体质。 1.3健全人格 通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个人品质。全面把握体育的“育体、育智、育心”综合育人的价值,通过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塑造活泼开朗、与人为善、团结协助、遵守规则等良好品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人格健全。 1.4锤炼意志 通过体育课、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不畏困难、不怕吃苦、不惧失败的意志品质。精心设计有一定强度、一定难度的运动技能学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等优良品质,要通过组织教学比赛和竞技比赛,不断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勇敢坚毅等坚强意志。
2.课程具体目标 表3 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 序号 | 教学内容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思政目标 | 知识目标 | 技能目标 | 1 | 足球概述 | 掌握足球的理论知识 |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 | 了解足球的历史、发展、规程等基本理论知识 | 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理论与要求。 | 2 | 足球基本技术 | 足球技术动作基本到位 |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怕吃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了解足球基本技术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 熟练掌握和运用踢球、运球、射门等基本技术 | 3 | 足球基本战术 |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与把控攻防节奏的能力 | 培养学生协作配合的向心力、团队荣誉的凝聚力,学会体验与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勇于面对失败的积极态度 | 了解足球进攻和防守的个人和整体战术 | 掌握规范,把控节奏,形成主动 | 4 | 身体素质 | 各项身体素质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 培养大学生勇敢顽强、努力拼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 了解并较好掌握各项身体素质练习的动作要领和练习要求 | 熟练掌握各项身体素质练习的动作要领 | 5 | 考试 | 合格 | 展现个性魅力,体验运动乐趣,分享成功喜悦 | 掌握足球基本技术动作 | 技术动作达到预设标准 |
表4 课程教学安排 序号 | 项目 (模块)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课时 | 1 | 思 政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 | 2 | 理 论 | 足球概述 | 掌握足球发展简史等基础理论知识 | 1 | 3 | 基本技术 | 球性练习 | 掌握脚背正面颠球技术 | 1 | 传球技术 | 掌握脚内侧、脚背正面、脚背内侧传球技术 | 2 | 停球技术 | 掌握脚内侧、脚底、胸等部位停球技术 | 1 | 运球技术 | 掌握直线、曲线运球技术 | 1 | 头顶球技术 | 掌握原地头顶球技术 | 1 | 4 | 基本战术 | 个人战术 | 掌握摆脱与跑位、盯人与紧逼等基本技术规范 | 1 | 整体战术 | 把握整体进攻和防守的节奏及攻防转换的默契 | 1 | 5 | 教学比赛 | 分组教学比赛 | 按规则完成5-7人制或11人制足球教学比赛 | 4 | 6 | 身体素质 | 基本身体素质练习及国家体质健康项目测试 | 掌握身体素质练习的方法掌握体测的具体要求,重视测试 | 9 | 7 | 考试、机动 | 考试及补测 | 完成测试 | 4 | 合计 |
| 28 |
注:思政模块2课时,平均融入10次体育课堂,每次约10分钟。 四、课程考核 考核办法: 本课程考核采用结构考核、综合评分的方法进行,体育成绩用百分制计分,各项考核内容及其比重(见下表)。 表5课程各项考核内容及其比重表 考核内容 | 专项技术 | 身体素质 | 运动参与 | 课外运动 | 比重(%) | 40 | 30 | 20 | 10 |
1专项技术:40分 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个人表现及基本技术测试结果评分。 基本技术评价标准: 优秀:能够正确选择技术动作,并熟练的完成技术动作过程,动作连贯,过程清晰,达到预设考核标准的90%以上。 良好:能够正确选择技术动作,并较好的完成技术动作过程,动作基本连贯,过程基本清晰,达到预设考核标准的80%以上。 及格:基本能够选对技术动作,完成技术动作无明显错误,达到预设考核标准的60%以上。 不及格:选择技术动作有误,达不到预设考核标准。 2身体素质:30分 秋季学期:1000米(男)800米(女),力量、速度素质选择两项。 春季学期:50米、立定跳远,力量、速度素质选择两项。 评分标准:参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运动参与:20分 缺席1次扣1分,迟到、早退1次扣0.5分,无故旷课1次扣3分;旷课3次、缺课超过1/3,体育课成绩为不及格。 4课外运动:10分 正常按校园健康跑实施方案的要求,每学期完成校园健康跑距离100公里,占体育课成绩10分满分。 体育课成绩每学期评定一次,体育课成绩不及格者,第二学期补考。 凡在考试中因病、因事请假经批准的体育课程缺考学生,必须在本学期到任课教师处补考,否则做旷考处理,如本学期不能参加考试的需办理缓考相关手续。 学生《标准》成绩每年评定一次,在本年度准予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者,则学年评定成绩不及格。《标准》成绩达良好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生、奖学金等评选。学生毕业时的成绩按毕业当年和其它学年平均成绩各占50%之和进行评定。 因病和残疾免予执行《标准》的学生,填写《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成绩按及格计,不判定等级。免予执行《标准》的学生,仍可以参加三好生、奖学金等评选。 五、实施要求 1.授课教师基本要求 担任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师德师风良好,并具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和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2.本课程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方法:根据学情分析和教学内容特征,选择讲解示范教学法、分组协作教学法、情景展现教学法、探究过程参考结果等教学法; 教学策略: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堂内外多元促进。 3.教材、数字化资源选用 表6 足球选项课程教材选用表 序号 | 教材名称 | 教材类型 | 出版社 | 主编 | 出版日期 | 1 | 《高职体育与健康》 | 高职高专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侍勇 马鸣 许龙成 | 2017年8月 |
表7 足球选项课程参考教材选用表 序号 | 教材名称 | 教材类型 | 出版社 | 主编 | 出版日期 | 1 | 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与促进 | 参 考 |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侍 勇 傅遐龄 | 2015年8月 | 2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 | 参 考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 | 2007年4月 |
六、其他 1.教学所需硬件和技术支持:足球及场地 2.按照本标准拟定《足球选项课程授课计划》,编写教案和授课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