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俱乐部》
课 程 标 准
二 级 学 院(部): 体育工作部 执 笔 人: 徐 晓 娟 审 核 人: 侍 勇 制 定 时 间: 2024年11月 修 订 时 间: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二○二四年十一月
|
| 体育与健康 | 开课院部 | 全校各二级学院 |
课程代码 |
| 考核性质 | 考试 |
前导课程 | 体能选项课 |
后续课程 | 自主锻炼 |
总学时 | 28学时 | 课程类型 | A 理论课 | 是□ |
B理实一体化 | 是√ |
C 实践课 | 是□ |
适用专业 | 全校各专业 |
生源类型 | 全类型 |
《体育与健康:乒乓球俱乐部课》课 程
准
一、 课程信息
表1 课程信息表
表2 课程标准开发团队名单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职称/职务 |
1 | 侍 勇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教授/体育工作部教师委员会主任 |
2 | 王 军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副教授/体育教研室主任 |
3 | 许龙成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副教授/学生处副处长 |
4 | 徐晓娟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讲师 |
二、课程简介
乒乓球运动是体育学科的一门分支,乒乓球课程是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的乒乓球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公共基础课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学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战术,了解最新的竞赛规则、裁判法等,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学习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技能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就目前我校开展乒乓球教学和课外社团活动的情况来看,乒乓球运动受到了广大同学们的喜爱,选课人数众多,课外参与面最广。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勇担高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更高质量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促进高职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形成。
聚焦“教会、勤练、常赛”推进思想观念变革,不断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培养学生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帮助广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更加注重“知识、能力、行为、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享受乐趣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增加游戏与比赛等竞争要素,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竞争与表现的乐趣,实现从激发兴趣到形成志趣、享受乐趣的层层深入。通过组织游戏、增加竞赛、丰富内容、鼓励自主等方式,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持久性,帮助学生有效锻炼、掌握技能、提高能力、体验成功,使其真正能够乐在其中。
2.增强体质
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强化锻炼、增强学生体质,要加强“勤练”,在基本运动技能的锻炼中不断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要根据不同年龄、性别、教材、课型、场地、气候等科学安排运动强度,合理设计练习密度,针对学生素质发展敏感期合理组织学、练、赛,科学推进基本运动技能“课课练”活动。要通过高质量组织课堂教学,课内外相关联开展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锻炼等,有效增强学生体质。
3.健全人格
通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个人品质。全面把握体育的“育体、育智、育心”综合育人的价值,通过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塑造活泼开朗、与人为善、团结协助、遵守规则等良好品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人格健全。
4.锤炼意志
通过体育课、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不畏困难、不怕吃苦、不惧失败的意志品质。精心设计有一定强度、一定难度的运动技能学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等优良品质,要通过组织教学比赛和竞技比赛,不断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勇敢坚毅等坚强意志。
(二)课程具体目标
1.在学生初步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学习与练习,使学生能科学地进行乒乓球运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乒乓球运动能力;掌握发展职业体能的方法,能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概率。
2. 在学生初步乒乓球基本动作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学习与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战术,并通过组织一些比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乒乓球实战和比赛能力,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和锻炼习惯,为今后的生活、工作及体育休闲奠定坚实基础。
3.通过课堂的教学与练习,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速度、灵敏和耐力素质的锻炼和提高。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勇敢顽强,不怕吃苦,勇于接受挑战的意志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序号 | 教学内容 | 思政目标 | 知识目标 | 能力目标 | 毕业要求 指标点 |
1 | 乒乓球理论 | 具有爱国精神,追求文化自信。 |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乒乓球运动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乒乓球运动的技战术运力,掌握乒乓球比赛的最新规则。 | 能够用理论层面上所掌握的动作要领来指导实践技能的学习。 能够在比赛中正确运用规则。 能够在基层比赛中担任裁判员,正确运用裁判法和做出正确手势。
| 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史及基础理论知识。 |
2 | 思想政治 |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现阶段中国的国际地位、社会实情,培养正确的三观,弘扬正能量。 | 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及锻炼习惯,做好职业规划,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 三观正、学习好、善沟通、技能水平好。 |
3 | 身体素质 | 培养不怕吃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 掌握身体素质练习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 掌握身体素质练习的方法和手段。 | 体质健康测试合格。 |
4 | 乒乓球技术、战术 | 培养团结协作和互帮互助的思想品德。
| 积极参与乒乓球运动并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乒乓球终身运动的意识。 熟练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 能够制定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乒乓球文化欣赏能力。 能科学的进行乒乓球运动锻炼,提高自己的乒乓球运动能力,掌握乒乓球运动中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方法。
| 掌握乒乓球运动基本技术和基础战术的练习方法,具有一定的欣赏乒乓球比赛的能力。 |
5 | 测试、考试 | 培养诚实守信的思想品德。 | 掌握评价标准。 | 熟练掌握考试项目的技能。 | 合格。 |
四、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及课时分配
乒乓球课程内容主要由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组成。理论内容包括体育基础理论部分和乒乓球理论部分,实践内容包括乒乓球基本技术、规则、战术和体能类练习。乒乓球理论部分教学内容贯穿到实践课进行教学,实践部分是教学重点,教师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情况、学生水平、接受能力等按照实践部分的内容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
体育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分为认知、练习、完善三个阶段;通过教学过程对不同的技术(能)所要达到的目标分为了解、初步掌握、基本掌握、熟练掌握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1.了解——对乒乓球运动技术有感知,练习者的神经过程处于泛化阶段,主要是通过视觉观察示范动作并进行模仿练习,较多地利用视觉来控制乒乓球各项技术动作。
2.初步掌握——练习者经过一定的乒乓球技术练习之后,初步掌握了技术动作的各个环节,并开始把各个环节动作联系起来,练习者的注意主要指向技能的细节,通过思维分析,概括动作的本质特征,逐步完善地意识到整个动作,把技术环节结合成为完整动作。
3.基本掌握——在这个阶段,练习者的乒乓球技术动作已在大脑中建立起巩固的动力定型,神经过程的兴奋与抑制更加集中与精确,掌握的各项技术动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有机系统,各动作都能以连锁的形式表现出来,意识只对个别动作起调节作用。
4.熟练掌握——这个阶段自动化程度提高,练习者的注意范围扩大,各项乒乓球技术已经成为应急性运用;练习者的注意力主要用于对环境变化信息的加工上,对动作本身的注意很少;视觉控制作用减弱,动觉控制作用加强,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技术动作和运用。
(一)体育基础理论部分内容:
1、体育课的性质、地位及价值(了解)
2、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
3、发展身体基本运动能力(了解)
4、体育常识(掌握)
5、体质与健康标准测试知识(了解)
6、发展身体素质、身体机能、改善身体形态的方法、手段(掌握)
(二)乒乓球理论内容部分:
1、乒乓球运动的概述(了解)
2、乒乓球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掌握)
3、乒乓球基本技、战术的简介(基本掌握)
(三)乒乓球实践教学内容:
1、基本技术(掌握)
(1)握拍法:直拍握拍法、横拍握拍法、熟悉球性。
(2)发球与接发球技术:平击球、奔球、发上旋球、下旋球、接发球。
(3)推挡球技术:平挡球、推挡球、加力推、快推。
(4)攻球:正手攻球、近台快攻、中远台攻球。
(5)组合动作:左推右攻。
(6)步法技术:单步、跨步、滑步、交叉步。
2、基本战术(了解)
3、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基本掌握)
4、发展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练习(了解)
表3 课程内容及课时分配
序号 | 项目 (模块)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课时 |
1 | 思 政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 |
2 | 理 论 | 乒乓球运动简介、裁判法 | 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裁判法。 | 2 |
3 | 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能 | 基本站位、握拍法、步法 | 掌握动作要领及练习方法 | 1 |
发球技术(正手、反手) | 掌握动作要领及练习方法 | 2 |
反手推挡技术 | 掌握动作要领及练习方法 | 2 |
正手攻球技术 | 基本掌握近台快攻及中远台攻球的动作要领及练习方法 | 2 |
组合技术动作:左推右攻 | 基本掌握组合动作的要领及练习方法 | 2 |
发下旋球及接下旋球技术 | 基本掌握下旋球的发和接的动作要领及练习方法 | 1 |
4 | 基本战术 | 发球抢攻战术 | 基本掌握发球抢攻战术的方法以及实战运用的时机 | 1 |
5 | 身体素质 | 基本身体素质练习及国家体质健康项目测试 | 掌握身体素质练习的方法掌握体测的具体要求,重视测试 | 9 |
6 | 考试、机动 | 考试及补测 | 所有同学都要完成测试 | 4 |
合计 |
| 28 |
注:思政模块2课时,平均融入10次体育课堂,每次约10分钟。
教学要求: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2、注意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集中练习、分组练习和分解练习、完整练习有机结合;教学手段具有多样性和新颖性,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3、教师既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精讲多练,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4、注重培养体育骨干分子,在教学过程中协助老师管理、指导小组练习。
五、课程考核
(一)体育成绩考核办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考核采用结构考核,综合评分的方法进行,体育成绩用百分制计分,各项考核内容及其比重(见下表)。
表4各项考核内容及其比重
考核内容 | 专项技术 | 身体素质 | 运动参与 | 课外运动 |
比重(%) | 40 | 30 | 20 | 10 |
身体素质评分标准: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1.运动技能:40分
(1)技能(术)评价考核方法
①考核内容:发球--正手发球、反手发球;正手攻球;反手推挡球
②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A发球--正手发平击球,反手发平击球
考核方法——受测者按规则要求发10个球,球必须发到对方球台,擦网重发。
评分标准——教师根据受测者完成技术的质量,球的落点给予评分。
B正手攻球
考核方法——两人一组攻球考试,一分钟内完成考试内容,失误后板数不累计,以一分钟内连续完成最多的一组评分。
评分标准——见评分表
C反手推挡球
考核方法——两人一组推挡球考试,一分钟内完成考试内容,失误后板数不累计,以一分钟内连续完成最多的一组评分。
评分标准——见评分表
D运用技战术能力与裁判实习综合成绩考评:
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比赛(单打、团体)。最后依据学生在在各轮比赛的成绩、运用技术、战术能力、裁判实习情况,给予综合评分,满分10分
乒乓球基本技、战术评分标准
成绩 分数 项目 | 100 | 95 | 90 | 85 | 80 | 75 | 70 | 65 | 60 | 50 |
正手、反手发球(次) | 10 | 9 | 8 | 7 | 6 |
| 5 |
| 4 | 3 |
推挡技术(板) | 25 |
| 22 |
| 20 |
| 17 | 15 | 12 | 10 |
正手攻球(板) | 22 |
| 20 |
| 17 |
| 15 | 13 | 10 | 8 |
教学比赛中技、战术运用 |
|
| A |
| B |
| C |
| D |
|
技评 |
|
| A |
| B |
| C |
| D |
|
注:发球、推挡、正手攻球技评要求:基本姿势要正确,腿腰上肢三者协调程度,大臂、小臂、手腕三者协调程度,身体重心转移是否自然,击出的球是否有速度、力量,命中率高。
2.体质测试:30分
秋季学期:身高、体重、肺活量、1000米(男)800米(女),力量、柔韧素质选择一项。
春季学期:50米、立定跳远,力量、速度素质选择一项。
身体素质考核标准和方法见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体质测试:每学年度的第一学期根据国家体质测试成绩折算体能成绩,标准为:
| 30 | 29 | 28 | 27 | 26 | 24 | 23 | 22 | 21 | 20 | 19 | 18 | 17 | 16 |
男子体测成绩 | 90 | 87 | 84 | 81 | 78 | 75 | 72 | 69 | 66 | 63 | 60 | 57 | 54 | 51 |
女子体测成绩 | 85 | 83 | 81 | 79 | 77 | 75 | 73 | 71 | 69 | 67 | 65 | 63 | 61 | 59 |
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每年评定一次,在本年度准予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者,则学年评定成绩不及格。《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达良好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生、奖学金等评选。学生毕业时的成绩按毕业当年和其它学年平均成绩各占50%之和进行评定。因病和残疾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填写《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成绩按及格计,不判定等级。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仍可以参加三好生、奖学金等评选。
3.运动参与:20分
运动参与依据:请假1次扣0.5分,迟到、早退1次扣1分,无故旷课1次扣3分;旷课3次、缺课超过1/3,体育课成绩不得及格;课外运动正常按校园健康跑实施方案的要求每学期完成校园健康跑距离100公里,占体育课成绩10%,10分满分;体育课成绩每学期评定一次,凡在考试中因病、因事请假经批准的体育课程缺考学生,必须在本学期到任课教师处补考,否则做旷考处理,如本学期不能参加考试的需办理缓考相关手续。
4.课外运动:10分
正常按校园健康跑实施方案的要求每学期完成校园健康跑距离100公里,占体育课成绩20分满分。
六、其他
1.教学所需硬件和技术支持:校园田径场、体质测试中心、乒乓球教室、乒乓球拍、乒乓球、跳绳等。
2.按照本标准拟定本课程选项课授课计划,编写教案和授课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