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级 学 院(部): 体 育 工 作 部 执 笔 人: 刘艺 审 核 人: 侍 勇 制 定 时 间: 2024年11月 修 订 时 间: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二○二四年十一月 《体育与健康:垒球俱乐部》课程标准
一、 课程信息 表1 课程信息表 课程名称 | 体育与健康 | 开课院部 | 全校各二级学院 | 课程代码 |
| 考核性质 | 考试 | 前导课程 | 体能引导课 | 后续课程 | 垒球俱乐部 | 总学时 | 28 | 课程类型 | A 理论课 | 是□ | B理实一体化 | 是√ | C 实践课 | 是□ | 适用专业 | 全校各专业 | 生源类型 | 全类型 |
表2 课程标准开发团队名单1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职称/职务 | 1 | 刘艺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助教/体育教师 | 2 | 刘媛 |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 副教授/体育教师 |
注1:指参与课程标准制定的主要成员,包括校外专家 二、课程简介 当今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参与体育活动也是很重要的。大学垒球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它是一种室外球类运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学垒球课程通常由一系列课程组成,旨在教授学生垒球的基本规则、技能和战术。在这个课程中,学生将会学习如何投球、接球、打击和跑垒。同时,他们也将学习如何承担队员责任和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此外,大学垒球课程也会强调安全和健康。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器材和如何在比赛中保持安全。大学垒球课程也提供了许多机会来参加比赛和锻炼。学生将进行激烈的竞争,并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各种垒球比赛。这些比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垒球技能,还可以帮助他们增强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总的来说,大学垒球课程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体育项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可以提供机会参加比赛和锻炼。垒球是作为体育选项分类教学中的一门独立课程,授课周期为一学期,共计28学时,2学分。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勇担高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更高质量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促进高职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形成。 聚焦“教会、勤练、常赛”推进思想观念变革,不断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培养学生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帮助广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更加注重“知识、能力、行为、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享受乐趣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增加游戏与比赛等竞争要素,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竞争与表现的乐趣,实现从激发兴趣到形成志趣、享受乐趣的层层深入。通过组织游戏、增加竞赛、丰富内容、鼓励自主等方式,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持久性,帮助学生有效锻炼、掌握技能、提高能力、体验成功,使其真正能够乐在其中。 2.增强体质 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强化锻炼、增强学生体质,要加强“勤练”,在基本运动技能的锻炼中不断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要根据不同年龄、性别、教材、课型、场地、气候等科学安排运动强度,合理设计练习密度,针对学生素质发展敏感期合理组织学、练、赛,科学推进基本运动技能“课课练”活动。要通过高质量组织课堂教学,课内外相关联开展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锻炼等,有效增强学生体质。 3.健全人格 通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个人品质。全面把握体育的“育体、育智、育心”综合育人的价值,通过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塑造活泼开朗、与人为善、团结协助、遵守规则等良好品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人格健全。 4.锤炼意志 通过体育课、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不畏困难、不怕吃苦、不惧失败的意志品质。精心设计有一定强度、一定难度的运动技能学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等优良品质,要通过组织教学比赛和竞技比赛,不断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勇敢坚毅等坚强意志。 (二)课程具体目标 表3 课程教学目标 序号 | 教学内容 | 知识目标 | 技能目标 | 思政目标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 1 | 垒球概述 | 掌握体育锻炼 基本理论和棒 垒球运动基本理论 | 1运动疲劳的恢复与运动损伤的处理;急救知识,运动营养。 2.了解棒垒球运动的特点,懂得该项目的竞技主要规则,初步学会裁判知识和竞技方法。 | 1.用体育助推职业发展 2.养成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高尚情操。 | 掌握垒球的理论知识 |
| 2 | 垒球技、战术 | 1.积极参与垒球运动并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 2.熟练掌握垒球运动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 1.学习棒球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做到各项技术的熟练应用。 2.进攻战术与防守战术;技战术的运用。
| 1.凝聚集体主义精神 2.锤炼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意志品格。 | 1.提升各项技术的熟练应用能力。 2.积极参与并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3.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勤学苦练,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
| 3 | 垒球教学比赛 | 掌握垒球比赛的组织方法,熟悉比赛流程与规则 | 熟练运用垒球基本技术与战术 | 培养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 基本能够进行垒球比赛 |
| 4 | 身体素质 | 掌握身体素质 练习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 熟练掌握各项身体素质练的动作要领 | 培养大学生勇敢顽强、努力拼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 各项身体素质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
| 5 | 考试 | 掌握垒球基本技术动作 | 技术动作达到预设标准 | 展现个性魅力,体验运动乐趣,分享成功喜悦 | 合格 |
|
表4 课程教学安排 序号 | 项目 (模块)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课时 | 1 | 思 政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 | 2 | 理 论 | 垒球运动简介、裁判法 | 掌握垒球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垒球裁判法。 | 1 | 3 | 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 球性练习 | 掌握手套的运用和接球,以及基本姿势和移动步伐 | 1 | 传球技术练习 | 掌握肩上传球动作技术,以及移动传接球动作技术 | 2 | 接球技术练习 | 掌握接平直球、地滚球、高飞球技术 | 2 | 跑垒技术练习 | 掌握不同位置的跑垒技术 | 2 | 击球技术练习 | 掌握击球的持棒、站位、挥击动作 | 2 | 4 | 垒球运动的基本战术 | 进攻战术 | 掌握“单偷垒”战术、“双偷垒”战术和腾空球的跑垒战术 | 1 | 防守战术 | 掌握“接杀”“触杀”“封杀”以及“三振出局”战术 | 2 | 5 | 教学比赛 | 分组教学比赛 | 能够基本掌握防守与进攻两种比赛方法 | 2 | 6 | 身体素质 | 基本身体素质练习及国家体质健康项目测试 | 掌握身体素质练习的方法掌握体测的具体要求,重视测试 | 9 | 7 | 考试、机动 | 考试及补测 | 完成测试 | 2 | 合计 |
| 28 |
注:思政模块2课时,平均融入10次体育课堂,每次约10分钟。 四、课程考核 体育与健康课程考核采用结构考核,综合评分的方法进行,体育成绩用百分制计分,各项考核内容及其比重(见下表)。 表5 体育成绩构成及其比重 成绩构成 | 专项技术 | 身体素质 | 运动参与 | 课外运动 | 比重(%) | 40 | 30 | 20 | 10 |
1.专项技术(40%) (1)传接球技术评定;(2)接平直球技术评定;(3)打击技术评定;(4)垒球掷远。
掷远评分标准: 分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米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24 | 26 | 28 | 30 | 32 | 34 | 36 | 38 | 40 |
击打评分标准:A站位、握棒、准备姿势正确;B挥棒时平而有速度;C击球效果分中球率、打出球的位置 传接球评分标准: 86—100分: 传球:动作正确,身体放松、协调,爆发力强,传球准确,球速快。 接球:判断准确、移动迅速,身体放松、协调,接球动作合理、准确,接传动作衔接好。 76—85分: 传球:动作较正确,身体较协调,爆发力较强,传球较准确,球速较快。 接球:判断较准确、移动较迅速,身体比较放松、协调,接球动作合理、准确,接传动作衔接较好。 60—75分: 传球:动作基本正确、身体基本协调、传球准确一般,球速一般。 接球:移动基本到位,动作基本正确、身体基本协调,接球较稳定,传、接衔接一般。 59以下: 传球:动作明显不正确、身体不协调,传球不准确,球速不快。 接球:移动不迅速,动作明显不正确,接球不稳,传、接动作衔接不协调,球速不快。
2.运动参与(20%) 缺席1次扣0.5分,迟到、早退1次扣1分,无故旷课1次扣3分;旷课3次、缺课超过1/3,体育课成绩为不及格。 3.身体素质(30%) 秋季学期:1000米(男)800米(女),力量、速度素质选择两项。 春季学期:50米、立定跳远,力量、速度素质选择两项。 评分标准:参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4.课外活动(10%) 正常按校园健康跑实施方案的要求每学期完成校园健康跑距离100公里,占体育课成绩10分满分。 五、实施要求 1.授课教师基本要求 担任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师德师风良好,并具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和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2.本课程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方法:根据学情分析和教学内容特征,选择讲解示范教学法、分组协作教学法、情景展现教学法、探究过程参考结果等教学法; 教学策略: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堂内外多元促进。 3.教材、数字化资源选用 表6 垒球选项课程教材选用表 序号 | 教材名称 | 教材类型 | 出版社 | 主编 | 出版日期 | 1 | 《高职体育立体化教程》 | 高职高专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贾书申 刘海元
| 2017年6月 |
表7垒球俱乐部课程参考教材选用表 序号 | 教材名称 | 教材类型 | 出版社 | 主编 | 出版日期 | 1 | 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与促进 | 参 考 |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侍 勇 傅遐龄 | 2015年8月 | 2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 | 参 考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 | 2007年4月 |
六、其他 1.教学所需硬件和技术支持:垒球运动相关器材及场地 2.按照本标准拟定《垒球选项课程授课计划》,编写教案和授课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