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思路和工作计划 (1)队伍建设思路: 1. 高素质团队。建设明显影响我室核心竞争力的学历、职称、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在五年之内,使本团队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含在读)的教师达到70%以上。鼓励1—2人去国内著名高校攻读数学学科相关方向的博士学位。 2. 人才引进。重点引进在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特别是数学建模方面的有较突出成果和发展潜力的国内外著名大学毕业的有实力的年轻硕士或博士。 3. 鼓励在职进修,高访或出国考察学习。年有计划推荐1-2名教师去国内外著名大学做访问学者。 4. 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我室讲学。通过邀请知名学者来讲学等方式,开拓视野,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 5. 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工作,认真实施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新人迅速成长,成为团队教学的生力军。 6. 建立科研经验交流制度。团队每学期都要召开科研工作交流会,每学期要求至少有两名教师面向全室教师作有关自己最新教学和研究的专题讲座和汇报活动,营造研究教学和把科研与教学密切结合的氛围,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坚持教学科研齐头并进,支持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活动交流。 (2)教学改革思路 1.开展各级各类科研活动,并把相应成果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继续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特别要重视团队内青年教师的成长,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课程建设。2-4年内积极申报省级精品课程1门,努力将大学文科数学、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等课程建设为省级精品课程。 3.教学研究。结合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内容的研究,老教师带动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教研课题,通过申报本身和研究过程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对该领域研究现状的了解,旨最终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教改项目层次,抓住机遇积极申报省级项目,同时争取申报国家级教改项目。 4.教材建设。将现有自编教材使用效果较好的教材进行修订,吸纳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积极申报“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 5.完善网络资源。继续完善数学建模网站,网上动态资源要不断更新,各门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要进一步充实完善,要建设系列完整的课程教学录像及流媒体课件,充实学习支持服务及实践教学内容。 6.科学研究。与相关学科积极融合,合作申报交叉学科科研项目,如数学与信息学科融合、数学与计算机融合、数学与经济学科交叉是今后科研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