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教学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和五届三次教代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着力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落实学校课程思政“1113”实施计划,学校决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落脚点,突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主线清晰、理念先进、定位精准、体系完备、队伍精干、模式创新、重点突出、措施到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新格局。加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法治意识和专业职业思想教育、生命教育、健康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美育教育、劳动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为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志愿服务教育,教育学生担负起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公益责任。
二、改革思路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结合课程特点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教育全过程,将思政教育纳入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本专业课程的思政内涵,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丰富课程思政资源, 完善课程配套实践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培育一批既有知识传授又有价值引领,具有丰富思政元素的课程,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形成全课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新格局。
三、教改要求
1.建设具有思政教学目标的课程教学标准
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运用思政教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文化基因和价值元素,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课程标准须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一般1门课程至少要有5个思政教育点。
2.优化具有思政教学深度的课程教学设计
(1)明确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细化成具有思政教育点的教学单元设计。单元设计除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要求外,还需要有明确的思政教育培养目标。
(2)丰富教学活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有深刻的体验和认知。
3.推进蕴含思政教学内容的课程考核评价
改革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内容。在形成性考核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第二课堂实践等活动,关注学生精神风貌、行为举止,并以学生撰写反思性文字素材等形式考核思政教育效果;在终结性考核中,以开放的、非标准化的考题形式评价学生对内含思政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考查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3.完成并发表5000字以上教学改革研究论文2篇以上,其中一篇必须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内容紧密相关。
四、申报说明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程(不含思政课),且已连续实施两个学期及以上。
2.每门课程(项目)设两名并列负责人(主持人),其中1位为课程的专业教师,1位为思政教师或2019年度课程思政教改项目优秀格次的专业教师。
3.建设周期为1年,至少开展一轮教学实践。验收时间为2020年12月。
4.验收需提供的项目建设成果
(1)一份新修订的课程教学标准
新教学大纲须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以及如何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新教学大纲应在本课程原教学大纲基础上修订而成,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2)一套新课件(教学设计)
根据上述新教学大纲制作的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教学设计)。
(3)一套改革典型案例及体现改革成效材料
本课程开展 “课程思政” 建设中的典型案例(最好包含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本课程学生的反馈及感悟,以及其它可体现改革成效的材料。
(4)研究论文2篇。
5.申报名额
2020年拟立项30门,学校将组织校内外专家评审,择优予以立项支持。
6.申报材料与提交时间
项目负责人需填写项目申报书(附件1,双面打印一式3份),由所在院部分别审核,填写“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2,打印一式1份)。上述材料于2020年5月20日下班前交到教务处高捷,电子稿由各院部收齐打包以学院名称命名统一发送到电子邮箱179834908@qq.com。
附件1:“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专项项目申报书
附件2:“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专项申报汇总表
附件3: 2019年课程思政教改项目优秀格次人选
教务处
2020年4月30日